日前,北汽新能源旗下的首款全正向开发的纯电动汽车EC180举行了上市发布会。引人注目的是,北汽新能源将该款纯电动微型车的终端定价设置为4.98万元起,力图将EC180打造成一款“国民电动车”。EC180之所以有如此低的价格,原因在于北汽新能源的卫蓝基金将会为用户提供4.8万元的补贴。在补贴退坡的背景下,EC180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凸显优势。
作为第一家拿到新能源汽车造车资质的企业,北汽新能源对于我国新能源车市的看法如何?在发布会后,《中国汽车报》记者对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进行了专访,郑刚阐述了EC180对于北汽新能源的意义,以及2017年的经营策略与规划。
《中国汽车报》:EC180车型对北汽新能源有怎样的意义?
郑刚:北汽新能源有两大类产品平台,第一个是在北汽集团现有车型上开发的系列产品,包括EV、EU、EX、EH四个系列。1月18日上市的EC180是两年前开始筹划的全新平台打造的产品。在开发之初,我们就对其有一个精准的定位与期待。
北汽新能源在两年前预计到,新能源汽车的3.0时代即将到来,产品既要有强大的性能也要有亲民的价格。所以我们给EC180的定位就是一个城市的大学生一年的收入,或者一个农民家庭一年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新能源汽车。
目前,汽车界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更多地关注了核心技术的进步与掌握,这没有错,但是也出现了很多企业掌握了一大堆核心技术,并没有推向市场的现象。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大原因是这些企业没有做好产业链的整合,也没有认清正确的发展方向。
因此,在两年前开发全新平台之初,我们要求产品团队考虑做一款定位经济适用的新能源汽车,把中国大众真正需要的性能定为我们核心研究思路,这种做法目前看来是成功的。当EC180亮相并由我的同事介绍这款车的性能、造型、特点以及价格之后,大多数人对其给予了极高的赞誉,我们也认为该车能够担当起国民电动车的称号。
在成本控制方面,我们认为还有压缩的余地,通过不断地挖潜降低成本,我们认为可以让更多的人开上这款车,不过这需要一个发展过程。随着销量和产能达到一定规模后,我们会进一步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供给用户性价比更高的电动汽车。因此,就目前来说,EC180的定价需要我们有极强的成本控制能力,这个价格对我们企业来说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中国汽车报》:面对补贴退坡,EC180为何还能采取目前的低价策略?北汽新能源有怎样的发展战略?
郑刚:从当前产业政策来看,全国各地的补贴额度不同,流程不同,这都带来了公司内部成本摊销的问题,这种复杂情况导致北汽新能源在终端市场的推进工作非常困难。为此,北汽新能源成立了卫蓝基金,为没有补贴或额度较少的地区消费者购买北汽新能源产品提供企业补贴。这需要企业拥有一定的资金储备。只要差异化的地方补贴还存在,卫蓝基金的使命就不会结束。
既然北汽新能源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我们就应该让更多的电动汽车走向中国社会。只要发展的规划清晰,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做下去。因此,我认为当整个市场达到一定规模后,企业才能做大做强。在我看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玩家们”绝不能仅仅以盈利为最终目的,而不去考虑社会责任。只有兼顾了二者,才能获得发展与壮大。
就北汽新能源而言,如果年产销量达不到10万,那么就没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我们公司定下17万辆的年度目标,并将在4年之后达到50万辆。制定这样的目标就是要抢先占据规模效益的制高点。谁先占领制高点,谁就有效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本杀手,也将是市场杀手。
在竞争过程中,我们不会把任何新能源汽车企业和竞品当成对手,而是以传统燃油汽车为对手。因为它代表了污染,势必要被市场所淘汰。
《中国汽车报》:新造车企业的强势介入,会对2017年的新能源车市产生怎样的影响?
郑刚:与跨界企业造车相比,我们的优势正是他们的劣势。依托北汽集团,北汽新能源有着很丰富、庞大的制造资源,有巨大的产业链规模优势。在互联网体验方面,我们确实面临一些挑战,但我们在造车工艺、供应链与流程方面有着更强的积累。
在我看来,绝对的优势和绝对的劣势都不存在,这些可以相互转化。我在发布会上再三强调,北汽新能源的竞争对手是传统的燃油车企业,而不是新能源汽车厂商。如何能够最大化地提升电动汽车性能,创造差异化的用户体验和品牌价值,从而让更多的用户愿意放弃燃油车的选择是我们未来需要持续努力的方向。
目前,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主要有三类:第一种是已有燃油车的增购用户;第二种是遭遇限购的用户;第三种是主动选择新能源的用户。在这三类潜在的用户中,我们的发展空间都非常大。
对于新造车企业而言,他们确实会面临诸多的挑战。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恐怕他们也得挨个体会到,但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轨迹。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个跨界融合的时代,传统汽车厂商与新造车企业应当构建良好的合作机制,将思维与资源彼此借鉴,从而为用户打造更好的新能源汽车。
《中国汽车报》:北汽新能源目前的两条产品线:BJEV和ARCFOX的差异化体现在哪里?
郑刚:BJEV品牌的策略是走大众化的市场路线,ARCFOX则走年轻与新潮的路线。两者在品牌定位上的区别也将带来两种技术和功能的差异。相对而言,BJEV的目标用户是我们身边的朋友、邻居、亲戚,他们对于技术的应用更加强调实用性与性价比。而ARCFOX的消费群体更加侧重城市年轻人,在该产品上采用的技术更加强调的是前瞻性与炫酷特征。因此在性能层面,BJEV的车型更加偏重于舒适性与大众化,而ARCFOX更多会搭载智能化功能。
在智能化方面,我们会根据产品的使用场景搭载相关的应用。例如ARCFOX将会在社交、网联方面具备更强的性能以体现使用者的个性,而BJEV上的智能化步伐将会走得相对慢一点。相对而言,ARCFOX的售价将会比BJEV略高,智能化水平也将上一个台阶。未来,北汽新能源推出搭载ADAS功能的车型将会率先在ARCFOX上实现。当ARCFOX品牌变得愈加成熟与规模化后,我们将把相应的智能功能逐步运用到BJEV产品线上。
《中国汽车报》:北汽新能源即将进行的融资计划进展如何,公司将如何利用这笔资金?
郑刚: 在今天上午的股东会上我们正式宣布,将实施不少于8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这些资金将主要应用于提升产品的核心技术水平。无论是电动化还是智能化,我们都会在研发上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北汽新能源的研发投入主要在两方面,分别是规划内的产品研发和前瞻技术的研究。
我们希望引入来自产业链的投资方,以求在未来的电动化与智能化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北汽新能源的目标是在未来的3-5年电动汽车普及后,智能化成为卖点。
目前,北汽新能源拥有了三个生产基地,现阶段产能还有限,每年只有20万辆的产能。但北汽集团已经有七个传统车的制造基地,我们可以采用共线生产的方式共享集团的制造资源,从而可以更好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来源:中国汽车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