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华为内部发文,余承东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BU即业务部门,以下简称“智能汽车BU”)CEO转任智能汽车BU董事长,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靳玉志接任华为智能汽车BU CEO一职。据华为知情人士表示,上述消息属实。
据了解,华为智能汽车BU成立于2019年,成立初衷是将华为的ICT(信息与通信技术)技术优势延伸到智能汽车产业,提供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据华为官网显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的目标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
在成立之初,华为智能汽车BU的总裁为王军,后来经历调整,余承东担任华为智能汽车BU的CEO,华为因管理需要撤销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岗位。而本次接任智能汽车BU CEO职位的靳玉志,曾担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华为光产品线总裁、华为候补董事。旗下的智能车载光业务产品包括AR HUD、智能车灯等,与华为车BU有业务交集。调整后,靳玉志将是车BU自2019年5月成立以来第三名负责人。
此次调整,余承东将升任汽车BU董事长,整体是要帮助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获得商业成功。“未来将持续加大对汽车相关领域的业务投入。”相关媒体从华为内部了解到,华为官方也对上述调整进行了内部正式发文。
随着上述变更,目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部分管理架构包括:华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华为光产品线总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SO王军以及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智能驾驶领域总经理李文广。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管理架构调整后,余承东将从更高层面的角度协调汽车业务之间的关系,随着华为终端业务的逐步复苏,资源上也需要得力干将主导车BU的经营。根据公开资料,靳玉志所主导的华为光产品线在光传输与接入领域,尤其在长距离光传输领域位居世界前列。该产品线下辖多个领域,包括光传输、光接入和光应用等。据悉,华为每年在光产品线上的研发投入高达10亿美元,显示出其在光通信领域的重要性。
但从他即将要接手的车BU来看,盈利压力并不小。该业务单元自成立以来,已累计投入研发超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6亿元),但2022年营收仅有21亿元,2023年上半年也仅有10亿元。余承东曾在今年上半年的一场公开演讲中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只有两三年的机会窗,如果没抓住,将来这个市场就跟华为没关系。
目前华为与车企的合作分为三类,分别是垂直零部件供应、HI(HuaweiInside)模式和华为智选模式,HI模式为车企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华为智选模式由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造型设计、营销、用户体验等环节。这三种模式合作深度由浅到深。余承东表示,华为在问界这个车上开创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就是由华为做生态品牌,内部希望这个生态品牌能在极少数能活下来的企业里面存在。“我们靠一个打不过别人,我们几个兄弟一起打,通过打造一个生态联盟,共建这个生态平台,打造问界这个生态联盟,把它的体验打造到极致,产品又不冲突,这样持之以恒发展。将来市场激烈竞争的洗牌中,使这几家成为少数活下来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久前,AITO问界M7五座版完成上市,共推出3款配置车型,官方指导价为24.98万-30.98万元。目前,该车已收获2700辆大定订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