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晚,长安汽车(股票代码:000625)和科力远(股票代码:600478),发布了关于就投资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增资扩股框架协议》的公告。该公告显示,重庆长安汽车拟与浙江吉利集团、湖南科力远、昆明云内动力就投资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HS公司”)的相关事宜签订《增资扩股框架协议》。
虽然,此举只是一次普通的合作增资,但业内人士认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参与后,中国可能打破外资企业对混合动力技术的垄断。从而为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环境保护,探索出一条更务实的道路。
CHS 公司系科力远股份和吉利集团于 2014 年 11 月 25 日,注册成立的合资公司,吉利集团后将所持股份转让给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普”,吉利集团是CHS 公司现有股东华普的控股股东)。
目前,CHS 公司拥有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包括:混合动力机电耦合驱动系统技术及动力电池、模组、BMS技术等混合动力总成系统。
实际上,众所周知,在全球范围内,日本丰田汽车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研发混合动力技术,其对该领域核心技术,拥有绝对的专利垄断和领先地位。
由于全球车企并不甘心给丰田缴纳昂贵的专利费,也就是为丰田“打工”。因此在节能与新能源道路上,可谓是“八仙过海”。欧美汽车强国深化柴油发动机、纯电动汽车、小排量涡轮增压、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技术的研发,无不希望绕过丰田设立的壁垒。除日本,世界各国并未将混合动力列入新能源汽车,或是主要补贴行列。
然而,其他技术路径现实效果,似乎并不好。按照正常汽车技术发展路径,应该是传统燃油、混合动力,再到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以及燃料电池。实际上,早前,中国政府主导、企业和高校参与的中国重大科技项目——“863计划”,就规划过让中国汽车企业,研发混合动力技术,但最终与丰田掌握的“强混”,相去甚远。
不过,去年11月,科力远发布了关于“CHS 汽车混合动力系统”通过科技成果鉴定的公告,该公告显示搭载该混合动力系统的吉利 MR7184HEV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百公里油耗 4.9L,整车排放达到国 V 标准。
另一方面,CHS公司已建成了该产品生产线,形成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建立了质量控制体系,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虽然,这一数据与丰田在中国推广的新一代混合动力汽车,如卡罗拉和雷凌双擎,仍有一定差距,但已经大幅缩小。值得注意的是,科力远也为丰田在华两家合资企业,制造的混合动力车型,做零部件供应商。
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张彤和笔者聊天时说,该公司研发的混合动力与电池技术获得国家认可;同时获得政府财政补贴。
但他更希望,这个技术平台是开放的,中国车企和消费者都能够享受到这项技术带来的真正好处,“什么样的合作方式我们都能够谈。”
2015年,科力远公告显示,其子公司CHS获得“产业扶持资金共计1亿元。”可仅仅与吉利合作,即便补贴1亿元,对CHS可能难以收回成本。”张彤的自信,还来自于国家越来越严苛的平均油耗限值,到2020年,这一标准将降至每百公里5L。届时,CHS混合动力系统可能会达到4L左右。
依照长安、吉利等这4家公司意愿,现在要搭建国家级混合动力总成系统技术平台,支持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突破与进步,发挥合力的作用。
不仅如此,CHS公司在本次增资后通过模块化、标准化、批量化采购,降低单位生产成本、研发成本,能够提高产品竞争力。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虽然中国目前主要力推纯电动汽车,但或许随着中国企业将混合动力技术,研发商业化推广好以后,也将像现在自主品牌SUV一样,受到亿万中国消费者认可。
评论